第75节
谢行周自知问不出实话,转身去浸湿了帕子才走近她,沉膝在她身前仔仔细细地净了她的手,解释道,“方才瞧你射了两箭后便消失了,我还奇怪来着。若是知道你是早早回来等我,我便应该快些回来的,将整顿战后的事情交给他人来做。”
他浅笑一声,“今日或是说这些日,我虽有诸多疑惑,但见你平安,我一颗心都定了。既然你疲倦得紧,那就先睡着,等你身上不乏了,再慢慢为大家解惑也不迟。帅帐那边的将军问起,我替你打掩护,好不好?”
他说着就要起身,却觉肩上一紧,偏头瞧见阿姝的手正紧紧抓着他肩上的那一片盔甲。她一双清眸就那样望着他,那眼中起伏的波澜令他不解,他愣了一瞬才道,“刚才的一战,我军大胜,战俘数千人。叔孙建拼死才将魏帝护送出去。他自己则被我军擒住,我父已经下令,妥善安置下去了。”
他半跪于她身前,少女的双膝就在他怀里,卸下戎装、只着单衣的人儿在一身重甲的他面前显得那么娇小,就像是被他虚虚拢住一样,谢行周心中疑惑她此刻的状态,他的阿姝,似乎不仅仅是身体变得羸弱,连神情也像
倏然间,少女双膝一沉,整个人都从榻上滑落至他的怀里,男人手疾眼快的将其接住,才不至于磕伤了腿,刚想出言相问,就感觉少女将整个脑袋都埋在他的肩颈。
像一只受伤的小兽,忽然找到了温暖可依的大树那般。
肩颈一片潮湿,少女低低地啜泣,刺得他心里发疼。
他甚至不敢猜想究竟发生了何事,只好略有笨拙地揽住她,一下又一下地抚着她的背,希望她能够好受一点。
“嗯”
“什么?”他没有听清。
“疼”阿姝偏过头,不耐地喊着。
“哪里疼。”
“后后背疼。”
“怎么会?”难道是行军时遇袭了不成?
谢行周心中急得没了分寸,说着就要翻看她的伤势。原本还在怀中安分哭泣的人儿察觉到他的动作而骤然慌乱,忙回身摁住了他的手,惊呼道,“你你干嘛。”
她脸上的泪痕还没有擦去,双睫悬泪,惊恐的神情和哭红的眼鼻相衬,活像只挨了欺负的兔子。男人仿佛被这幅景象下了蛊,愣神几瞬才堪堪侧眸,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冒犯后更是不敢直视,只低声道,“我是想看看你的伤势,抱歉。”
阿姝的肩膀微微颤抖,低垂着头,喃喃道,“伤势不要紧。只要人活着,伤口总有结痂的一日。”
话到此处,谢行周已经不忍再听了。
他回帐的路上隐约听说了,祁伯父的死。
“阿周,是我没有保护好祁伯伯。”她收回对他的触碰,似是致歉,似是自卑,“我这些日时常想,先帝将我留在这个位置上,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护不住他亲封的顾命大臣,护不住养育他的继母,也没有护好他亲手交给我的九层台。”
“我没有他们想的那般能耐。坐在这个鬼位置上,亲眼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我觉得宛如凌迟。”
谢行周忍泪忍得辛苦,不等相问,便觉肩上一沉,少女的头重重抵在他的肩上,随后整个身子都瘫软下来。谢行周急忙搬正她的头,见少女双眸闭合,他又颤颤巍巍的去探她的脉。
还好,脉象虽虚但还算平稳,只是睡着了。
整个帐中只有他二人,她瘫倒入眠,帐里便寂静得要命。怀中人睡得越发安稳,谢行周才敢动了动发麻的双腿,径直朝后坐在地面上,不想让她着地受凉,又小心翼翼地将环抱她的手臂紧了紧。
四下无人,不知男子将心中情绪平复了多久,才将头抵在少女的额头上,轻轻道了句,“若是有连阿姝都做不到的事,这世上便无解了。”
“阿姝,是我心中最厉害的阿姝。”
谢骁伤的虽重,但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了,这点痛楚还不足以令他无法起身。眼见着快入夜了,他还对今日诸事想不清楚,难免有些坐立难安。瞧着医师还忙着,谢骁在帐中踱步了几个来回,趁医师不备就溜出帐去。
他兴冲冲地奔到了秦姝帐前,却恰好碰见了刚把阿姝送回帐中的谢行周。
谢行周:“”
谢骁:“”
竖子啊竖子。
“公主睡了。有事,去问许青霄。”
“也好。”
走了两步,谢骁横眉冷对,“你小子跟着我作甚?”
“我也去找许青霄。”
许青霄见着这父子二人一同踏入自己大帐的时候,还蛮慌乱的。
原本轻狂一世的勇武大将军心虚的给他二位看茶,心中不停忖度着要如何解释自己从黄河南岸私自跑回来。可还不等他开口,谢行周便率先问道,“长公主,为何会成这幅模样。”
许青霄松了口气,顿时了然二人来意,叹道,“在京中的事我其实不便多说,毕竟我也只是听闻了几句。且说这两日,吾等昼夜不停的行军赶路,便能将我家主子累得散架了。”
见他不解,许青霄又补充道,“就这,还是将另十万大军分拨到别处的结果。若是二十万大军一同行路,大军缓慢,是无论如何也赶不过来的。”
步入了正题,谢骁也有暇想到今日城门内忽然出现的数千援军,想到自家儿子的这步险棋,怒斥道:“你小子还有闲情问人家?你自己今日做的那是何等险事!援军进城这么大的事,你连报都不报给老子一声,擅自开城门献城?一旦国土有失,你的命、我谢家全族的命,都抵不起这座城池!”
谢行周被当面斥责也不恼,不咸不淡地回应道:“我比你知道的早不了一刻钟。”
“就在你被俘之前,混入魏军的台间才杀进城墙,告知我开启西侧小门放援军入城。我没法子,为了争取时间也是为了拖住其攻势,才搞出开城献降这一招。”
“也是巧,魏军今日不留余力的调集所有人马进攻城门,这才有了盲区。”
谢骁冷眼相对,即便知道他兵行险招出了奇效,也不想和这个儿子再费口舌。反倒是许青霄沉默几瞬,仰头而尽一整碗的烈酒,才开口道:“混入魏军的台间”
“若不是早早放出台中听讯司和神讯司的人前往北境,或许那日主子在京中的状况也不会那么糟。”
许青霄也是根据秦姝这些日来的只言片语,才联系清楚前后的。
这事要从祁牧之第一次公然弹劾兵部假传军报,使京都耗三万人力,支援秦姝平叛却做了无用功开始说起。那日朝上弹劾,祁牧之身边已有鸣泉作为人证,可只要皇帝不想舍弃孙无忧一党,兵部就不能交出那道假传的军报。皇帝无他法,妄想请秦姝出堂,当众否认兵部罪行。
秦姝,却在朝堂之上公然威吓,若皇帝不肯及时出兵增援北境,她便拿出九层台内留存的密报。
许青霄言到此处笑笑,论走险棋,他们还真是一个胜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