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这不就是在说他们肃昌书院要重开了吗?
那些还在犹豫着要去旁的书院求学的学子们一下子沸腾了,这还去什么别的书院呀?当然是去他们肃昌书院了!
就算慈溪先生当年拒绝了不少学子被骂的也挺惨的,但这依旧挡不住他在读书人心里的地位呀。
宋声没想到他还没有让人去宣传书院即将重开的消息,效果就如此拔群,这倒是省得再费心费力的去宣传了。
果然,有慈溪先生在书院,生源根本不用担心。
他现在需要担心的是招聘书院的夫子,毕竟能担任夫子的,最起码都得是举人。举人可就不好找了,在他们整个肃昌境内的举人都不多,更何况还是没有做官的举人了。
宋声让人列举了一下往前数二十年的举人,他打算让人先寻几个回来。其次他让人贴出了告示广纳贤才,但凡是符合要求的都可以来应聘,而他给出的教书条件也十分丰厚。
书院专门留了一处房子用作夫子们的宿舍,只要来就可以申请免费住宿。其次是伙食,夫子们只要是通过选拔成为书院的正式先生的,一日三餐都可以免费在书院吃。
最后就是令人关心的月钱薪资了,宋声开的价很高,不高怎么从别的地方挖人?
他参考了粉条厂工人们靠竞争拿奖金的方式,打算把它应用到书院中。
初步设想的是招聘来的夫子们都是一样的,每个月拿一样的薪资,但也要看绩效的。一个人带一个班,谁带的好,考中的举子多,能拿到的奖钱也就越丰厚。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即便文人再有风骨,那也是少数。不会五斗米折腰的很少,在这种制度下,他就不信招不来人。
至于具体怎么操作,还是得看到时候招聘来的夫子人数和学子人数有多少了。
宋声还没把能够将教授学子的夫子们招聘来, 先前那几个被宋声约谈过的富商们纷纷找上了门。
当时宋声与他们的约定就是如果他能够把慈溪先生请下山到书院任职,他们就同意出资来为蒙学班的建设出一份力。
当他们听到风声的时候除了震惊还是震惊,这才过去多久, 慈溪先生就被请下山了?
早知道当初那几年,有多少文人学子上门求见请他下山都被拒之门外, 他才用了多久啊, 慈溪先生就被请下山了。
一开始他们还怀疑是不是真的,专门让下面的人去打探了一下消息是否属实。打探消息的下人回来的很快,说是亲眼在山下看到了慈溪先生及其夫人。
他们这下坐不住了,他们这位宋大人太有能耐了, 说什么都要抢在别人前头出这份力。